11月11日,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经十东路齐鲁科创大走廊的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与美国山东创新创业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大数据平台及产业园项目。
11月30日上午,位于圣井街道齐鲁智造大走廊的中国重汽配套产业园,随着“下线”的号令声,2020年11月第1万辆汕德卡披红挂彩驶下生产线,这是继今年3月汕德卡月产销突破5000辆后,创造出的月产销量新纪录。
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的房德科创材料科学城,目前17栋建筑已全部封顶,已有11家企业签约入驻;1—10月,中白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示范区完成投资约3亿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签约企业14家……
章丘区圣井街道新旧动能转换跑出了“加速度”。今年以来,圣井街道抢抓济南市“东强”发展机遇,以“持续加快产业高地新城圣井建设,争当济东新区强势崛起的先行军”的发展定位,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坚定不移扛好实体经济大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正以创新驱动、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为引擎,实体经济为支撑,疾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1—11月份,完成工业产值68.5亿元,占年计划126%;工商税收14.19亿元,占年计划103%,同比增长15.2%;地方财政收入7.82亿元,占年计划102%,同比增长17.6%。
战略对接规划引领
2020年,济南市确定了“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强调做强东部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省会发展从空间拓展向内涵式优化转变。
新战略带来新机遇。圣井街道作为新城区,往西和济南高新区、济南自贸区连成线,经十路、世纪大道穿城而过。于此,四大机遇交汇叠加:一是山大龙山校区落地,将带来10万人口及强大的产业集聚和人才支撑;“山大系”品牌融入省会,服务济南,圣井是核心承载区域。二是经十东路齐鲁科创大走廊已上升为省级战略,高密度分布着各类创新平台和科教资源。三是圣井毗邻济南高新区和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本身就是明水经济开发区的主战场,优先享有自贸区溢出效应,享受到对外开放带来的政策、产业、创新等方面红利。四是轨道8号线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一期工程沿经十东路走行,延伸到绣源河山大附近。
如何抢抓新机遇?圣井街道党工委书记侯传剑表示,济南“东强”,我们必须“西进”,主动融入济南发展。圣井街道位于章丘区与济南主城区的连接带、融合点,首先要做好规划和基础设施对接。地铁、山大来了,大东环通了,圣井必须打通城市“微循环”。其次,做好产业对接,对接济南高新区、自贸区,引爆经十东路齐鲁科创大走廊科创经济带和世纪大道齐鲁智造大走廊产业集聚带。
本着“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先行、项目支撑、产城融合”思路,通过充分调研,圣井街道提出了“东连、西融、南高、北聚、中新”发展路径,统筹规划构建“两线五片”空间发展格局。“两线”指以经十东路齐鲁科创大走廊为轴,打造科创、研发、总部、新信息基地;以世纪大道为轴,依托齐鲁智造大走廊,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推动优势产业规模集聚发展。“五片”指山大片区、产业园区、原有工业片区、重汽片区、北部都市农业片区五大产业片区。目前,街道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信息+新材料+建筑配套”为主导的四大产业体系。
5月14日上午,圣井街道召开2020年重点工作暨“两年”活动部署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引领新经济塑造新优势
经十东路齐鲁科创大走廊,一片片发展新高地正在崛起。
“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是山东首个以大数据产业全生态为主题的产业园,重点发展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金融、健康医疗、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产业,依托‘高标准基础硬件+软性资源驱动+产业服务支撑’三大板块,提供产业、商务、居家等城市智慧化生活方案,用数字经济场景搭建出未来的产业全生态。”刚刚获评“影响济南”科技人物的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董事长董新建介绍,“2020年,数据中心被列为新基建核心领域之一。我们一直沿着国家的主线战略发展,打造具有高速增长优势和特点的新兴经济。”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圣井街道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新动能。
2019年,推动蓝海领航和山东体育学院合作办学,共同筹建山东体育学院—蓝海国际电子竞技学院,打造北方最大电子竞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二期双方合作建设电竞生态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以构建多层次电竞教育体系为核心,同时作为电竞产品提供商、电竞装备制造商、软件产品开发商,打造电竞赛事平台、新媒体直播基地、IP文化产业平台,带动形成电子竞技全产业链集群。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复旦大学联合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一个个高端科创平台在此落户,带动了高端人才集聚。“我们把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副院长、博士团队,包括一些科研成果一同引进园区,章丘区政府和复旦大学在此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同时,与复旦大学在引领大数据应用领域、分析平台、电子竞技领域全面合作,推动在生物医疗技术、工业制造、科技孵化领域合作开发应用。”董新建表示。
据了解,蓝海领航产业园计划培育100余家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带动大数据产业链整体规模超过30亿元。截至10月,引进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56家。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超前部署新材料产业。作为先进材料产业聚集的特色园区房德科创材料科学城,集研发办公、中试基地、标准化厂房等多种业态于一体,聚力打造前沿高端、要素齐全的产业共同体,产学研标杆园区和军民融合技术转化示范园区。项目由加拿大两院院士陈忠伟专家团队领衔,山东省新材料协会导入行业资源,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科创辅导,聚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贸技营”九位一体的企业全生命周期平台,提供“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专业化、标准化服务。
超前布局高端前沿产业,隆起科创高地。圣井街道依托中白新材料产业园、蓝海领航、房德科创材料科学城、山能智城等科创园区载体平台,发展科创、研发、总部、新信息等产业,签约企业90余家,引进企业30余家。目前,引进的致群科技、中铁十四局建设公司总部、山东机械施工公司总部、明德物业总部已顺利拿地。
传统产业向智造转型“蝶变重生”
引领新经济、澎湃新动能的同时,给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科技创新”的翅膀,推动传统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迈向产业高端,实现“蝶变重生”。
疫情挡不住发展的脚步。1—11月份,中国重汽汕德卡累计订单同比增长259%,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这得益于创新驱动和企业向智造转型。近年来,汕德卡通过持续优化升级、精准发力细分领域,智能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12月17日,I代智能卡车在天津港首次投放市场运营;2018年4月12日,以汕德卡为底盘,打造全球首台L4纯电动无人驾驶港口集装箱卡车;2019年,隆重推出汕德卡G7H高端自卸车系列,成为国内最高端大马力自动挡牵引车。
“汕德卡品牌的产品设计、试验验证、装配工艺、生产管理等均与国际同步,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党群工作部长李帅介绍。
在重汽汕德卡制造基地,见识了亚洲最长的重型汽车装配线:整车装配车间生产线达780米,可容纳40多辆重型汽车同时在线装配,平均4分钟就有一辆车下线。
实现高速度、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不只重汽一家。位于圣井高科技园的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求发展”,每年投入销售收入10%以上的科研经费,保证了每年5项以上的专利及科技成果,占据电缆行业技术高端,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聚焦高端电缆领域,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能源电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内首家核电电缆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和高精尖专业技术团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发出三代核电站K1类系列电缆、70年长寿命电缆、轨道交通电缆、海底电缆、机器人线束、零下70摄氏度超低温增韧尼龙材料等一项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中国特种电缆行业的领航者。
经十东路中白新材料产业园,一座座高楼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华凌电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打造中白新材料产业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融合发展。“华凌公司与山东省科学院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联合成立中白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转移转化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引进白俄罗斯全球领先的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通过联合建设中白新材料产业园,补齐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短板。”中白新材料产业园运营商总经理李贲说。
据了解,该园区是山东首个新型产业用地M0示范园区,将建设以新材料研发与应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智慧物流等为主导产业,配有电子商务、文化、现代服务的国际前沿第四代产业园区。园区总投资12亿元,计划4年内分四期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山东先进材料研究院不久前在此成立,未来可容纳150余家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不低于160亿元,为当地贡献税收不低于10亿元。
10月30日,随着“泰山号”盾构机巨大刀盘破土而出,济南黄河隧道工程东线隧道率先贯通。济南市冶金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是“泰山号”盾构机盾构齿的配套单位。该公司具有50多年硬质合金研制生产历史,近年来,通过练内功、提质量,外聘国际著名专家2名,创新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合金处理技术——功能梯度硬质合金技术,引进各类具有国际水平和国内一流水平的生产和检测设备50余台,不断推进产品升级,实现“老树发新芽”。
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隆起实体经济高地。目前,圣井街道集聚工业企业近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一批像重汽、华凌、一机床、安莉芳、冶科所等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高端制造企业成为圣井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营商环境软实力支撑“硬发展”
“就像阳光、水和土壤,优渥的营商环境中必然有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是当地创业者的共识。
优化营商“软”环境,培育发展“硬”实力,是圣井街道实现跨越发展的法宝。“扛好实体经济的大旗,政府不仅要做‘店小二’,还要做‘厨师’,不仅能‘端菜’,还得会‘做菜’,真正帮企业解决问题、难题,通过优质的服务,激发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侯传剑认为,“要做企业的‘娘家人’,让企业看到‘盛情’,感到真诚,获得归属感、幸福感。”
聚焦“服务提升”,今年以来,圣井街道践行“一线工作”,对辖区内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和新落地企业开展常态化遍访,了解把握企业需求,开展精细精准服务,当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厨师”。
“圣井街道一直是主动靠上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让我们安心谋发展。”李帅说,疫情阶段,街道专门协助企业进行疫情防控检查,帮助协调防疫物资,保障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今年修缮潘王路,圣井街道靠上帮助协调重汽车辆、物流车辆出行;公司新招200多名工人,又是街道帮助在附近社区给解决了住宿问题,让切实感受到圣井服务的温度。
“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侯传剑表示。为畅通产业链“内循环”,6月16日,圣井街道召开重汽园区企业、圣井配套企业对接恳谈会。通过牵线搭台当“红娘”,打通制约企业的各类“中梗阻”,为企业供应链、产业链补链、强链。6月21日,圣井街道召开园区建设、招商、发展座谈会;7月18日,组织召开“圣井产品圣井用”企业(银企)对接恳谈会,搭建企业之间、企业部门之间交流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就近合作、抱团发展。
山大龙山校区落地,为圣井街道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街道把对接、服务、融合好山大当作圣井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服务的生命线,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服务专班,整合各类资源,全力保障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建设。街道投入40余万元,对8000亩校区内植被杂草进行机械清除,保障了山大考古勘探工作顺利进行,受到建设方好评。
一手抓服务优化“软环境”,一手抓园区承载功能升级。把握好地铁8号线等机遇利好,对接济南高新区、旅游路东延,畅通交通大动脉,并整治提升4条自然冲沟为城市景观带。畅通城市“微循环”,修缮潘王路、安莉芳路、华凌路3条交通干线。6月1日,章丘21路公交车正式开通;8月23日,向西开往济南高新区的300路公交车正式开通,群众出行更便捷。
坚持项目为王“双招双引”积势蓄能
作为章丘区“双招双引”的主战场,圣井街道把“双招双引”作为头号工程,注重在补链、延链上下功夫,瞄准高科技企业、总部经济、数字经济、高端智造业等精准招商,引进新变量、培育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
“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亲自挂帅抓‘双招双引’,项目来了,我们及时靠上服务,协调几个园区共享招商信息,帮助选择适合落户的园区;及时协调处理和村里、百姓的关系。”圣井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于涛说,“项目落地开始,就有专门的服务队,帮助企业从审批局办理各种手续。”
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牢牢把握四大机遇交汇叠加契机,打造蓝海领航、山能智城等八大平台,聚焦“十强”产业,用好中白新材料、中意产业园等科创平台,2020年街道新签约浙江卓信邦企、山东祥升、中铁十四局、山东机械施工公司、济南泽盛模型、山东友业、明德物业等总部项目7家,山大校友章丘行活动签约项目7个,发展后劲蓬勃有力。
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总抓手,发挥属地牵头作用,创新一线工作法、分线工作法、分级督察法,合力抓项目落地,“双招双引”跑出新速度。2020年上半年,街道共完成项目投资7.7亿元。目前,中白新材料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家;房德新材料科学城已签约企业13家,明年上半年一期将全面投入使用,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税收1.5亿元;山能智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已入驻企业7家,一期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宝能城总投资36亿元,签约企业5家……
“双招双引”还隆起了高端人才高地。在引进高端专业人才、高端研发机构上久久为功,不仅引来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院士团队,也培育出众多本土高端人才和优秀企业家。蓝海领航董事长董新建是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省“互联网+”专家委员会专家,被评为“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企业家”。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兆波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是山东省电线电缆协会执行会长。王兆波与华凌电缆总工程师潘茂龙皆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三齐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春锋是“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公司技术总监彭岫麟是“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圣井街道已成为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沃土。
融合发展打造“新城圣井”“幸福圣井”
圣井街道是章丘“一河两城”战略规划建设的新城区,把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规划,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进一步明确了“1443”发展思路:围绕“持续加快产业高地新城圣井建设,争当济东新区强势崛起的先行军”发展定位,以“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校城融合、内外融合”四个融合,全力建设“实力圣井、美丽圣井、文化圣井、幸福圣井”;通过不断强化“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三项措施,保障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四个融合’是在综合分析圣井当前优势、短板基础上提出的,通过相互作用带动,进一步把长板拉长,把短板补齐,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侯传剑说。
产城融合就是“以城带产、以产兴城”。工业区、产业园区企业众多,企业职工已形成一定规模;经十东路沿线聚集的总部、科创研发机构,吸引高端科创人才集聚;山东财经大学及山大落地带来的师生数量要大于圣井本地人口数,带动圣井人气旺起来、城市兴起来。
拔地而起的碧桂园、黄旗山、诺贝尔城、翡翠东郡、泰悦盛景等高品质社区,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勾勒出现代时尚的新城框架。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来满足人们在居住、出行、娱乐等方面的各种需求,刺激产业衍生,实现“以城带产”。
一所大学可以激活一座城市,一流大学更是城市的核心要素、高端组成和文化标志。山大和山财大两所高校落户圣井街道,既带动产业发展,又带动城市进步。让大学成为城市的大学,让城市成为大学的城市,已成为圣井街道的发展共识。
如何擦亮“校城融合”新名片?圣井街道在全力保障山大龙山校区建设的同时,把文化作为最具有吸引力和穿透力的沟通手段,第一时间搭建服务平台,以文化为媒、产业先行,与山大校友会进行4次深入对接,承接“山大校友泉城行”活动,与山大建立最紧密联系。
圣井人文历史文化厚重,危山是章丘八景之首,圣井文化是龙山文化的源头。把圣井本土文化和山大、山财大的校园文化融合起来,增强高校落地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属地文化的自信,让高校和圣井实现共融、互动、共赢。
圣井境内既有工业区、商业区,也有城市社区和农村,近几年,随着大规模的拆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拉大了区域间差距。
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圣井街道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补齐发展短板上主动作为。围绕省级卫生镇街、一级无违建街镇“双创建”任务,始终把好环保关,“美丽圣井”刷屏朋友圈。深化环卫市场化运作、环保管家式服务,集中整治沿线占道经营摊位400余家,拆除违法建设2.7万平方米,消除扬尘污染源点位136个。开展“夜明灯”夜间巡查行动,切实守住圣井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年”行动,17个村户户通全部完成,硬化道路23.5万平方米;修建“四好农村路”5.7公里,惠及沿线10余个村;实施完成14个村污水管网及3个村自来水工程,让生态宜居照进现实。组合黄旗山采摘、盛泉生态园、香草园、金果乐合作社等零散景点,打造出圣井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让美丽经济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
圣井街道始终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动“内外融合”发展,打造“幸福圣井”。
外来人口、企业增多,如何提升其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圣井街道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三项保障蓄势攻坚,刀刃向内提素质,围绕“七个一”和“五型机关”,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机关作风建设年“两年”活动,打造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月初部署选题、月中刚性落实、月底督导检查,常态化规范基层党建;举办机关干部担当作为论坛,汇智聚力推动街道26大项、57项年度工作落实落地。办好民生实事,推进五个片区、220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投资20亿元。提高“12345”办理质量,化解信访积案28件;组织安全专项整治10余次,消除隐患756项,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创新“四个一”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和谐、稳定、幸福社区,让来圣井居住、发展的所有人员安居乐业,真正融入圣井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圣井街道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打出一套创新发展的组合拳,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圣井速度”隆起产业高地、科创高地、服务高地、人才高地,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圣井”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