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在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开幕式上,备受各界关注的《山东省粮食减损行动方案》公布。
到2025年形成全社会长效机制
《行动方案》指出,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响应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精神,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维护国家和世界粮食安全大局,《行动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原则和目标。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等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推进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
遵循原则包括,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粮食安全的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科技支撑,积极开展节粮减损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坚持依法治理,加快地方粮食节约减损立法修规;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
到2025年,将形成以法治保障为基础、以健康消费为导向的全社会粮食减损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环节增产减损
《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粮食生产环节的增产减损。具体包括,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7791万亩,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后备资源。
持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
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集成推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节肥节药新技术新设备。
着力补齐粮食生产机械化短板。加强耕地整地、精量播种、精准施药、低损收获、秸秆处理等大型高质高效机械化装备及配套农艺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实现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进一步强化粮食机收减损工作。制定落实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推广普及机收环节粮食减损技术措施。到2025年,小麦、玉米收获环节损失率分别降至1%和4%以下。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
增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加大抗旱防涝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显著降低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
粮食储存环节精准减损
《行动方案》提出,强化粮食储存环节的精准减损。具体包括,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功能。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探索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广泛开展粮食清理、烘干、储存等服务。
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支持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持续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储粮新型装具,积极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减损。
研发推广先进储粮技术。加强粮食收获源头保质、绿色保鲜虫霉防控、安全储粮等储粮关键技术研发,推广横向通风、低温储粮等新技术。
粮食运输环节降耗减损
《行动方案》提出,做好粮食运输环节的降耗减损。具体包括,推广应用粮食运输新装备。大力发展原粮“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存)运输,加快推广新型专用运输工具和粮食集装运输装备及配套装卸设备。
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强化粮食运输主要通道、重点线路和节点能力建设,积极培育粮食物流网络货运企业及大型粮食物流企业。
支持粮食物流园建设。依托国家和省综合交通运输骨干网络及枢纽布局,鼓励建设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库、公共周转仓储物流园及粮食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粮食物流数字化发展。
粮食加工环节转化减损
《行动方案》提出,推进粮食加工环节的转化减损。具体包括,提升粮食加工转化水平。开展粮食适度加工与品质保持等加工技术研发联合攻关,建设省级创新中心,不断创新开发高端新产品、新技术。实施“粮芯计划”,打造10个粮食(特色)产业聚集区和10家百亿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
推广应用食品工业新工艺新装备。运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新技术,集成组装一批科技含量高、节粮节水节能的粮食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
拓展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小麦、玉米等粮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深度开发膳食纤维、玉米黄素、低聚糖等产品,加大谷氨酸、赖氨酸和山梨糖醇等药用添加剂研发应用力度。
粮食消费环节节约减损
《行动方案》提出,加强粮食消费环节的节约减损。具体包括,推动餐饮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开展“绿色饭店”创建,鼓励支持行业协会等制定绿色餐饮团体标准,发布餐饮行业节约公约,鼓励餐饮企业提供分餐服务,引导餐饮行业绿色集约发展。
加强餐饮行业食品浪费监管。持续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山东在行动”媒体宣传主题活动,强化媒体舆论监督,倡导文明消费方式,依法加强对餐饮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
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抓好机关食堂、公务接待的用餐节约,研究建立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
制止学校餐饮浪费。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形成厉行节约校园新风尚。
关注厨余垃圾和临期食品
《行动方案》提出,拓宽厨余垃圾和临期食品的管理利用。具体包括,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指导各设区的市、县(市、区)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厨余垃圾收运处体系。鼓励支持厨余垃圾处理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培养一批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
强化临期食品制度化管理。督促超市、商场等食品销售企业建立健全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履行临近保质期标识及向公众提示责任。
形成节粮减损浓厚氛围
《行动方案》提出,要营造良好氛围。具体包括,强化宣传培训。积极开展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加强粮食全产业链从业人员技术和知识培训。
倡树先进典型。积极宣传节粮减损模范事迹,倡导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形成节粮减损浓厚氛围。
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行动方案》提出,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加强粮食减损法治保障。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进程。
发挥标准导向作用。制定完善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标准,建立健全粮食适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强化规划政策引领。将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内容纳入有关发展规划,落实粮食产后减损、制止餐饮浪费等政策措施。
加大财政补贴支持。适时调整完善粮食生产机械购置补贴范围,加大对低损收获、粮食烘干等机具的补贴力度。积极支持粮食仓储设施新改建。
加强粮食产后损失统计评估
《行动方案》提出,强化组织实施。具体包括,健全粮食减损工作推进督导机制。强化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有序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指导督导,落实粮食减损责任,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
加强粮食产后损失统计评估。探索粮食减损调查评估方法,设立粮食损失调查统计点,系统分析粮食各环节损失情况,并进行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