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资讯 杂志 公益广告 文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扬文化底蕴 厚植发展“软实力 ”
2022-05-27 来源: 天下泉城数字图片网 作者:刘雨

 

文化,是一座城市当之无愧的“软实力”。

  济南的“软实力”有多强?远古海岱东夷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等描述,千百年来无不印证着济南的文化地位。

  当然,济南的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不止于此。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舜城”。“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远古圣王大舜躬耕于此,把他的“王道”“德化”传之于“十二州”,使这里成为了儒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这里是享誉中外的“泉城”。中国最早的文字、最早的诗歌、最早的史书都记载过济南的泉水,穿城绕廓的名泉盛景将这里装扮得分外美丽;

  这里是久负盛名的“诗城”。无论是旅居于此的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还是诞生于此的李清照、辛弃疾、李攀龙等,皆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动人诗篇;

  浸润着黄河文化的滋养,这里正在打造“博物馆之城”,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非遗项目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从历史中走来,除了骄傲,更让我们欣喜—— 新时代下,龙山文化、儒家文化、“二安”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河文化更是熠熠生辉,为济南的“软实力”发展提供了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


趵突泉 水涌若轮 2004·6月  -王琴 摄.jpg

图/王琴

  文明印记

  “千年沉睡无人知,一朝醒来惊天下”,说的便是龙山文化的“现身”。

  龙山文化缘何备受青睐?这是由于其是第一个由中国学者自己发现并命名的史前文明,代表了东方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打破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断。自1928年章丘龙山城子崖遗址发现以来,一直占据学界的主流和前沿位置,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享誉海内外。


龙山文化手工制陶场景.jpg

图/宗爱迪


  去年底,国家文物局宣布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城子崖遗址与焦家遗址、大辛庄遗址、东平陵故城名列其中。不只如此,城子崖遗址还入选了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大辛庄遗址、双乳山汉墓等14项考古发现入选山东省“百年百项考古发现”。

  当下,济南正加快大辛庄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推进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城子崖遗址—焦家遗址—西河遗址—洛庄汉墓”济南东部遗址博物馆群落。同时,济南还将研究制定博物馆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支持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健康发展,打造“博物馆之城”。


宗 龙山文化博物馆_MG_9211 (2)(1).jpg

图/宗爱迪


  经典传承

  在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儒家文化不可忽视。几千年来,“仁”“义”“礼”“孝”等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


民俗-传承-孝文化-程普麟-13869118356.jpg

图/程普麟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一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播地。曾躬耕于济南的圣王大舜,以德治国,故而孔子“祖述尧舜”,孟子“言必称尧舜”。除了大舜,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济南,在这里留下了诸多足迹,如莱芜的孔子观礼处、济阳的闻韶台等,皆是瞻仰印记、感受千年儒韵的好去处。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闵子骞,还给济南留下了“芦花顺母”的孝行佳话。

  拥有900多年历史的济南府学文庙也是一处重要的儒家文化阵地,被誉为“齐鲁文衡”“海岱文枢”。这里经常举办“孔子文化节”“成人礼”“开笔礼”等丰富多彩的群众公益文化活动,成为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济南府学文庙》017常德宝摄影15966065836.jpg

图/常德宝


  名士荟萃

  济南自古是“诗城”,从不缺乏名人。


泉城广场-名人雕塑-宿燕-13791092330.jpg

图/宿燕


  唐代大诗人杜甫吟出“济南名士多”之前,圣王大舜曾耕于历山(今千佛山);医学家扁鹊老家在长清,去世以后葬在鹊山;研究五行学说的阴阳家邹衍、传《尚书》于齐鲁之间的伏生、唐朝开国名相房玄龄等都生在济南。

  自唐以降的1000多年,济南的名士浩瀚如星辰,如博雅名士李格非、华泉诗人边贡、戏曲大家李开先、明诗巨匠李攀龙等,如繁星般闪烁在中国历史中。

  本土名士中,首推“二安”。易安居士李清照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辛幼安则被誉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二安文化”最具济南特色,为此济南举办了文化济南“二安”品牌系列活动,让其成为济南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磁铁”。


6· 李清照像(趵突泉公园) 2014·3月--王琴 摄.jpg

图/王琴

_P1A1073.jpg

图/刘悦琛


  到了今天,济南依旧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如道德模范、科技工作者、企业家、艺术家、基层工作者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力量!

  活态非遗

  八九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济南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非遗文化。其中,济南吕剧、莱芜梆子、章丘芯子、鼓子秧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3个,秦琼传说、商河民歌、济阳黑陶制作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108个,郭派形意拳、木板大鼓等市级非遗项目450个。


021.古杏林拍鼓子秧歌(李玉鸿+15668375375).jpg

图/李玉鸿

  由是,全国两大非遗节会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这里定为永久举办地,全国首个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落户于此。


姜好娟18366658293 《百花洲》   (3)(1).jpg

图/姜好娟


  如何让这些流传千百年的老习俗、老技艺创新发展?济南将推动非遗保护地方立法,实施非遗活态传承工程,高质量办好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支持建设黄河乡村记忆馆、黄河大搬迁纪念馆等13个黄河非遗展馆,打造“一展馆一特色”的黄河非遗展示体系,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遗文化名城。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 山东玖和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403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