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铸魂,讲好章丘故事。十年来,章丘旅游着眼新区建设,融入济南“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助力城市更新发展的全域旅游之路。2012年旅游总收入29亿元,接待游客660万人次,到2021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27.89亿元,接待游客967.56万人次。全区现有有A级景区15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8家。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纵深发展
近年来,章丘区文化旅游局坚持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众多优质文旅产品正成为释放文旅产业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0年2月,全市机构改革,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挂市旅游局牌子。2016年9月,章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划区为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2019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更名为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旅游发展中心调整为区文化和旅游局所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坚持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名城。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旅共生共融理念,规划建设明水古城,保护开发洛庄汉王陵遗址公园、龙山文化博物馆、七星台齐长城等历史遗址和朱家峪、三涧溪、三德范等历史文化名村,遍布全域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讲述着章丘故事;融入新区建设,打造现代化宜居新区。立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休闲度假市场,把全域旅游发展融入到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和济南东部新区建设,打造灵秀胡山、明水古城、魅力绣源、水乡白云、智造新城五朵金花,建成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华侨城欢乐荟、花YOUNG PARK景区、五彩山村等一批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了文化旅游、工业旅游、滑雪、民宿、婚纱摄影等新业态,章丘正在成为重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康养胜地;政府主导凝聚合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党政一把手挂帅全域旅游创建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旅游工作,亲自负责旅游大项目招商。健全完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建设。激发社会参与旅游开发、管理积极性,旅游发展市民游客受益。全区上下齐心发力,有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活”起来
2016年,举办了首届中国龙山黑陶艺术作品大赛暨首届中国龙山黑陶精品展。举办了首届龙山黑陶高峰论坛等,进一步推动了济南市黑陶文化产业与各省市黑陶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2017年12月2日,城子崖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共12处,山东唯一一处)。12月26日,济南日报将城子崖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发展与前行·2017济南文化记忆”六大事件之一。2018年,成功引进山东演艺集团总部基地落户章丘区,该项目跻身《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20个重大项目之一。年内完成大型文艺演出、微剧场话剧演出86场。探索建立章丘“文化e点通”云平台,助推服务效能提升。12月26日至27日,我区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
2018年文化新闻广电局获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荣获济南市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网络案件办理一等奖、个人三等奖及组织奖等多个奖项。2019年,集结出版《认一认咱们的生僻字》和《让国宝告诉你》两册口袋书,解析文物相关知识,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社会反响良好。龙山文化博物馆升级打造“城子崖研学游”活动,接待研学团队200余个,超过1万人次参与,并荣获“第三届全省十佳社会教育案例”称号,《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媒体对活动进行整版报道。
2020年1月13日,山东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鲁扫黄打非组字[2020]1号《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章丘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被授予“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申报的济南市章丘区“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校园、街道、军营志愿服务项目在2019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6月17日,济南旅游啄木鸟志愿服务队章丘分队正式成立,章丘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创新监管模式,启动并组建了“旅游啄木鸟”志愿者队伍。85名志愿者加入旅游啄木鸟队伍,标志着“旅游啄木鸟”这一知名文旅公益品牌正式落户章丘,创新性形成“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新模式。2020年9月,《龙山破晓—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城子崖卷》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12万字,详实的介绍了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发现、发掘、研究等情况,较系统、全面的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介绍及研究。2020年11月6日,建成“明水小站-泉城书房”,成为提升章丘城市形象、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新标志。
2020年11月6日,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被公布为“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基地”。同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还被公布为“济南市科普教育基地”“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广受社会好评。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名单,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核定公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核定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书海冲浪,为读者解开“阅读密码”
2016年1月1日,章丘市图书馆搬迁至双山西街文博中心内,并正式对市民开放。场馆对外开放科室15个,在原有科室基础上增加了少儿阅览室、自习室、古籍室、国学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等等,藏书45万册,另外还有50万电子书供读者使用,每年订阅报刊600余种,阅览坐席已达1167个。图书馆每年都有超百万的购书经费,报刊订阅费用15万元。馆内设有百兆光纤、无线网全覆盖,设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读报机、智能电子屏、朗读亭等智能化设施。电子阅览室内还有86台读者用电脑,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区图书馆在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读者进到图书馆借书就像进超市选购商品一样便捷。同时,推出了文化e点通APP、微信、微博等平台,市民安坐家中也可免费下载或在线阅读我们的电子图书,查阅图书馆图书和自己借书状况,了解我们阅读推广活动信息,在网上直接参与报名等等。作为全民阅读的引领者和实施者,章丘图书馆在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阅读推广之路。除开展总分馆、农家书屋、城市书房的建设,还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举办不同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先后开展过读书会、故事会、公益课堂、讲座、展览、书目推荐、征文比赛、演讲宣讲比赛等,覆盖到各个年龄层次,形成了阅读活动的常态化。年读者活动的数量达到400余次。经过多年累积和提升,已打造成为品牌文化活动。目前我区已建成18个图书馆分馆,532个农家书屋,实现所有镇街、村居全覆盖。所有分馆实现统一挂牌、统一配书、统一业务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安装数字阅读设备的“五统一”标准。农家书屋按标准建设,配有书橱、报架、桌椅等基本阅览设施,悬挂统一制作的农家书屋标识牌。书屋各项制度齐全,管理规范。书屋图书分类清晰、统一编号、摆放整齐。2020年已全面建成总馆、分馆、基层服务点三级网络,实现读者借阅“零障碍”。
为进一步让市民享受阅读的便利,将章丘区新型阅读空间——城市书房建设作为2022年度的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按上级要求,目前已建成3处,建设中1处,分别是城市书房齐鲁涧桥店,利用服务大厅和24小时自助银行区域建设新型阅读空间,实现24小时服务社会公众,月接待市民超过1500人;城市书房东山店。位于双山北路共读书房,藏书2000余册,座椅15个,打造老百姓身边图书馆。月接待市民超过5500人;城市书房圣井店。位于圣井街道办事处泰悦·圣井院子营销中心,为了给市民打造更好阅读环境,目前该书房对内部空间进行再次内装提升,计划10月底完成;城市书房明珠店。位于绣水大街北,章丘农商行城区支行一楼服务大厅,计划利用大厅和自助银行服务区域打造24小时自助阅读空间。目前正在出装修设计方案,计划10月底完成。章丘区“泉城书房”位于明水铁道北路西侧,香港街南侧,原老火车站旧址,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藏书6000余册,阅览座席60个,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良好。按照政府主导,市、区共建,全民共享的原则,2020年10月底顺利完工,11月6日正式开放。
文化盛宴,群众乐享饕鬄大餐
2016年12月,章丘撤市划区,文化馆正式更名为“章丘区文化馆”。201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先后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济南市文明单位、济南市群众文化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队伍,深入乡村、扎根乡村,十年来,演出队伍常年在乡村开展送文化服务。2017年—2020年,文艺轻骑兵开启章丘区“精准扶贫·文化前行”文艺演出走进千家百村活动,在全区120多个贫困村演出,让老百姓在享受精神文化盛宴的同时,对各级精准扶贫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宣扬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用文化助力精准扶贫。全力打造春节系列文化惠民演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进社区。十年来,每年暑期周末,或红色七月,区文化馆深入明水、双山、桃花山、眼明泉等各大社区开展约20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馆内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区文化馆积极利用文博中心文化馆内音乐厅、综合多功能厅等演出厅室,配合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总工会、区教体局等部门联合开展100余场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举办章丘区文艺六百工程成果展、精品展、非遗民俗手工艺展等展览50余次。与山东演艺集团联合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18年2月,章丘区政府与山东演艺集团正式开启战略合作模式。山东演艺集团总部基地就设在文化馆。四年来,省演共在章丘开展150余场高品质高水平的文化惠民演出。深入各镇街、乡村文化大院,开展“文艺辅导”培训服务。每年辅导培训达150多场次,辅导人次达8000余人。近年,因疫情防控,区文化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线上文艺辅导与培训。线下录制丰富多彩的教学视频,整合各类文化数字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章丘文化e点通”、“抖音号”等多种方式,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惠民服务,用精彩纷呈的大型文艺演出章丘春晚、章丘村晚、各具特色的文艺课堂、非遗直播、非遗小课堂、文化慕课等内容多彩的线上系列文化活动,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艺术素养,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让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褪色,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职能。
为丰富广大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区文化馆倾力打造了6个文化活动品牌,章丘区民星才艺大赛、章丘区广场舞大赛、章丘区青少年舞蹈大赛、章丘音协流行经典演唱会、章丘音协泉之声合唱团新年音乐会、百姓剧场”文艺演出品牌活动,进一步加强文旅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项目图片展等活动,进一步宣传推广了家乡非遗文化,让章丘非遗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为在乡村振兴中注入更多非遗力量,该馆深入调研,将我区非遗项目与乡村振兴紧密对接,精心策划5条“齐鲁古道非遗行”非遗自驾游线路,做好“非遗+旅游”文章。今年,德功龙山黑陶、臻三环章丘铁锅入选“山东手造 优选100”名单,齐臻堂点银壶进入提名名单,并参展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2022年8月,在文化馆一楼非遗展厅正式打造完成“山东手造章丘展示体验中心”,让章丘非遗“落地生根”。不断加大原创文艺作品的创作力度,每年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以及章丘历史、自然山水与人文,向全区征集优秀原创文艺作品。自十八大以来,共征集原创歌曲、曲艺、小品等文艺作品300余件,并获得诸多荣誉。组织发动各类文化资源提供文化服务,精心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实现村村都能有戏看,深受父老乡亲的欢迎与喜爱。